l   這兩週由沈教授的課程學到什麼?

第一週報告中,從四個case我學到:

1.  hypertensive ICH & Small vessel diseases之間的關聯,ICH的好發位置、病理機轉,也明白為何要特別用MRI找其他的image marker

2.  young stroke的定義、可能原因和檢查流程,AVMimage會長怎樣。

3.  spontaneous SAH & aneurysm的關係,也知道了若是有合併ICH時,如何由出血位來推測動脈瘤位置。

4.  chronic SDH的兩種機轉,手術方式、預後,和為何老人跌倒需特別注意。

 

第二週報告中,從四個case我學到:

1.  DWI的成像原理,細胞數量、大小、ECF黏度是如何影響分子擴散。Lacunar infarctionsmall vessel diseases之間的關係,和個別代表的意義,也算是又複習了一次上次所教的內容。

2.  CT-perfusion如何判斷要不要做處置,TOAST classification代表的五種梗塞性中風機轉。

3. 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chanism brain infarction mechanism 的比較,再從atherothrombosis會造成的全身症狀去總結。

4.  brain tissue edema的種類,並提到white matter edema (vasogenic edema),讓我們學會其與Cytotoxic edema要怎麼區分,讓我們以後不會不小心誤會,把病人送去做毫不相關的處置。

這兩週下來,在報告、作業和急診的case中學到很多,也覺得自己看片的經驗還不足。如同老師說的:病人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,我們從影像學園地、醫智庫、老師寫的書中獲得課本上的知識,再將那些知識套用回病人身上,更知道如何靈活運用那些文字中想告訴我們的事,也從病人身上學習到更重要的事,這些都是無比珍貴的歷程,也更知道一直都有很多事需要我們不斷學習。

 

l   對第二次課 ischemic infarctions做個簡要整理。 (附圖檔)

c69b60c6b62f90129acd60f42ea53bf3.png
d8fb1a32946cc81dfad449b1c6273c8b.png


    評語
   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
    位置
    資料夾名稱
    學習心得
    上傳者
    沈戊忠
    單位
    醫學影像部 (1R60)
    建立
    2025-08-27 22:21:06
    最近修訂
    2025-08-27 22:22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