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心得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醫單修六年級 歐芷希 2025,10,25

謝謝沈伯伯這兩週熱情而細心的教導。
謝謝您透過大量病例實戰訓練,讓我們熟悉各種病灶的發生機轉、可能出現的症狀、影像學表現、腦內好發位置、好發年齡與族群,以及如何運用MRI(DWI、FLAIR、SWAN)判斷病灶的新舊與真假、以CTA觀察動脈瘤的位置、以CT perfusion評估是否適合施打t-PA或進行腦內取栓。儘管腦部影像學並不容易,但謝謝您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我們理解,讓我掌握到判讀病灶的基礎能力。
這兩週的學習也讓我深刻體會到,醫學影像是一門極其複雜的學問,絕非短期可以速成。在短短的時間裡,我們接觸了胸部X光、腹部X光、腹部CT、腹部超音波、以及脊椎與腦部的CT、MRI。我深深感受到,學習各種影像判讀絕非易事。過去在聽醫智庫/核心課程時,總自以為掌握部分概念;然而真正判讀時,卻常常手足無措,看不出病灶問題所在,甚至連器官位置都難以判定(尤其是腸子…),鬧出不少笑話。這讓我更加佩服影像科醫師的專業,也更理解醫學影像對臨床診斷的重要性:它能及時發現致命問題,協助病人獲得最準確的處置,避免死亡與嚴重併發症。若缺乏影像診斷,很難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式。
這樣的體會,在中醫臨床上也同樣適用。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與理學檢查固然是蒐集資訊、建立初步診斷的重要方法;但影像檢查則能進一步排除急重症,或確認診斷。若能熟悉影像判讀,不僅有助於掌握病情,也能更準確地評估預後,對臨床思考與決策都有極大幫助。
沈伯伯在課堂上曾提到,了解small vessel disease的影像學表現,如leukoaraiosis、microbleeds、及lacunar infarction,能幫助我們推測病人腦內小血管的狀態是否良好,對復健計畫與病人衛教都有很重要的價值。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。
在學習影像學時,我也體會到解剖學的重要性。為了理解影片中提到的構造,我花了一點時間複習腦部CT的不同切面,以及腦膜、腦室、基底核等重要結構,才逐漸學會描述病灶的位置。即便如此,也不是每次都能回答正確。這讓我深刻體會到,腦部結構的複雜程度遠超想像,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。

我真的很喜歡上您的課,不僅是您對醫學的熱情感染了我,也很謝謝您對每一位學生的關心與鼓勵。上課時,您總是時時觀察我們的反應,了解我們是否有學習到重點、能否跟上您的速度;若幸運答對問題,您會欣慰地拍拍我們的肩膀並主動讚許。
面對您的稱讚,我其實既開心又惶恐。開心的是感受到學習的努力被看見;惶恐的是,我覺得自己並沒有這麼好。當您說我學習成效佳、反應快、似乎有特別的讀書方法時,其實我只有把醫智庫、核心課程與影像園地看完,對不懂的地方再上網查資料而已。能回答您的問題,多半只是運氣好而非特別聰明。
當教授鼓勵愷苑與我繼續精進神經影像學,並將所學應用於照顧病人時,我真的非常感動。謝謝您願意肯定我的能力,並將這份期許託付予我。
作為一名實習醫學生,我有很多不安的時刻,尤其在努力卻無法掌握要領時,總會懷疑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。您的肯定對我來說意義非凡。
謝謝您這段時間的教導與照顧,我真的很開心能在醫學影像部遇到您。
希望未來的我,也能成為像您一樣溫暖又認真的好醫師。


    評語
   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
    位置
    資料夾名稱
    學習心得
    上傳者
    沈戊忠
    單位
    醫學影像部 (1R60)
    建立
    2025-10-26 15:16:12
    最近修訂
    2025-10-26 15:18:15